MENU

閩西南非遺文化

從舞蹈、音樂、宗教和建築等不同的藝術層面, 來認識閩西南令人驚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漆線雕工藝是古代佛像雕塑藝術的遺脈,迄今有據可考約為1400多年的歷史,自唐代彩塑興盛以來,漆線雕便被應用於佛像裝飾。漆線雕包括造型雕塑、精底打磨、漆線裝飾、敷彩安金四個部分,其特點在於線條之美,通過線條的盤、纏、結、繞、堆、疊等技巧,塑造浮凸的傳統精美圖形, 形象逼真生動,畫面栩栩如生,堪稱藝苑奇葩。

唐朝時閩南地區佛教盛行,人們尊佛敬佛,對佛像外觀的要求也提高,於是一種專門對裝飾佛像的技藝油然而生,即是漆線雕的原型。而廈門漆線雕起源於廈門同安馬巷鎮,是獨具特色的民間手工藝精品, 已流傳三百多年。而廈門的南普陀寺天王殿中有四大金剛四尊佛像, 即是漆線雕作品代表,更是歷史上體量最大的作品。

送王船又稱「燒王船」,是福建漁港漁村的民間習俗,透過燒船祭海神、悼海上遇難的英靈,祈求海上平安、大發利市。而送「王」船的王,有一說指的是代天巡狩的王爺,替皇帝巡遊四方、賞善罰惡,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說法最早可追溯到明初;另一說為送走 「瘟王」,送去病痛與壞事,但民間偏信前者。

「送王船」儀式每閏年舉行一次,具體的日期要通過擲筊確定在固定農曆月份中的某一天舉行。儀式依序有王船的製造、出倉、祭奠、巡境、焚燒。而焚燒是整個儀式的最高潮,將裝有柴、米、油、鹽及其他供品的船推入海中焚燒,而王船四周堆上紙錢。台灣屏東的東港也有相同儀式。

布袋木偶戲源於晉,盛於明,已有1千多年歷史,明萬曆《漳州府志》記載:「元夕初十至十六夜止,神祠用鰲山置傀儡搬弄。」傳統的布袋木偶戲根據表演的樂調、詞調與戲路劃分,可以分為南、北兩派,兩者間最主要的區別在於音樂唱腔與表演風格。

漳州布袋木偶戲南宋時已相當盛行,屬於北派,從劇目、節奏至旁白唱腔,均來自北方的京劇、漢劇、崑曲等曲種,它的特點便是擅長武打場面和善於刻劃人物性格,其指法細膩,表演誇張,被譽為「掌中一絕」;而南派盛行於泉州地區,唱的是南調,表演上採用梨園戲做派。

漳州布袋木偶戲人物造型栩栩如生,雕刻技藝鬼斧神工,素有「東方藝術珍品」的美譽。木偶基本造型有生、旦、淨、末、醜,還有神仙、鬼怪、動物,也有傳統名劇的角色,如關公、曹操等。

而漳州木偶頭雕刻重人物性格特徵的刻畫,以誇張的造型、豐富的表情為其特徵,搭配北派木偶戲的京劇風格,曲目以節奏緊湊的武戲為主,其輕快靈活的動作配上節奏感的音樂性,武打、短打戲都相當出色,2006年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泉州南音又稱「南曲」、「南樂」,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古樂,南音起源於前秦,興於唐,形成於宋,以大量的曲目、古老的樂器和自成體系的記譜方法,延續著漢唐以來中國音樂的血脈,保留了漢族古老的唱法。

南音不論是表演形式或音樂內容,都保持著古代中原的古風古味,以古樸優雅、清麗委婉為其特色。南曲的主奏樂器琵琶為曲頸琵琶,演奏姿勢是斜抱彈奏與唐代琵琶普遍用撥子、橫抱姿勢相同,而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與敦煌壁畫中的伎樂圖一樣,從演奏細節可看出南音的歷史和多元文化特徵,因而也被譽為「中國音樂歷史活化石」,2009年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南曲音樂包括「指、譜、曲」三類,記譜方法與眾不同,南音的曲牌名稱有不少與唐代名稱相同,如《清平樂》、《梁州曲》;而宋代南戲五大名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音亦有演唱。

而樂隊組合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兩種不同組合:洞管— 洞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種;品管— 品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種。下四管樂器有南噯、琵琶、三弦、二弦、響盞、狗叫、鐸(木魚)、四寶、聲聲(銅鈴)、扁鼓,共十種,故又稱「十音」。

閩西漢劇,被譽為“南國牡丹”,是流行於閩西南、粵東及東南亞部分華人地區的一個古老地方劇種, 是福建省的六大地方劇種之一,有著十分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他脫胎於外來劇種,吸收閩西客家方言和民間音樂而逐步形成獨具風格的地方劇種,主要流行於閩西、粵東、贛南和閩南部分地區。

閩西漢劇角色行當分“生、旦、丑、公、婆、淨”,唱腔以西皮、二黃為主,兼用部分崑腔、 高腔、吹腔、南詞北調,劇目繁多、技藝精湛、行當齊全,音樂唱腔悅耳動聽 、韻味無窮,被譽為“南國牡丹”。

客家土樓營造技藝,屬於傳統手工技藝,2006年列入首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土樓營建技藝巧妙地採用了山區的地勢和當地的生土、木材、山石等建築材料,非常節約、異常堅固、防禦性強,又極富美感。

建一座神秘而龐大的土樓,一般要經過選址定位、開地基、打石腳、行牆、獻架、出水、內外裝修等7道工序,規劃構築考究,充分利用自然空間,或依山或傍水,使居住的樓屋與自然環境相協調。

儺(ㄋㄨㄛˊ)又稱跳儺、儺戲,是一種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禮,產生於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是古代驅邪鎮魔的一種巫舞。經千年傳承發展,已從驅邪儀式,轉變成民間的驅邪、祈福、喜慶的舞蹈。

據大源村嚴氏族譜記載,南唐時期,大源村的祖宗嚴續在朝廷當官時遭人誣告被囚獄中,幸得禁官趙元德將其密釋,嚴續逃到大源村後,嚴姓就在此繁衍生息。避過風頭後,嚴續再度出山,官拜宰相,皇上把宮廷裡的儺舞(當時叫“和藩舞”)賞賜給他,讓他帶回家鄉。

大源儺舞最富有傳統意義的活動在於祭祀恩人趙元德將軍,每年的正月十五和十月十五都要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抬迎他夫婦倆的金身環村遊行,這也是大源儺舞能千年傳承的重要原因。

儺舞表演以古撲悍猛的動作為主,配以激烈的鼓點節奏而進行佇列變化。最前面兩個戴彌勒佛面具手持木魚揮舞在前面引路,跳躍著敲擊木魚,指揮著後面隊伍,頭戴風雨、雷電、水火諸神各色面具的舞者、鼓隊等,隨著木魚指揮,或遊行或趻躍或擊打各種鼓點並進行佇列變化。最後是鑼鼓絲竹隊,壯大舞蹈聲勢、帶動氣氛。大源儺舞表演內容豐富多彩,動作悍猛奔放,既有反映原始社會勞動、生活、戰爭的場景,也有驅疫趕鬼、招財進寶、祈求豐年等歡快的舞蹈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