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最新消息

國泰世華2021全球投資展望:關注5大契機、留意5項隱憂
  • 日期:2021/01/07
2021年將會「疫」帆風順,還是「疫」波三折? 帶您掌握復甦中的5大投資契機,以及須留意的5項風險隱憂。
如果說2020年的代表字是「疫」,那麼2021年的代表字,必然是「甦」。

 

疫苗上路帶動景氣回溫,全球經濟緩步走向復甦,隨著企業回補庫存、增加資本支出,股市可望續強。債市方面,2021年仍在貨幣寬鬆的大格局下,優質公債利差小、投資價格偏低。同時,貨幣寬鬆仍未看見終點,美元匯率預估仍偏低迷。

 

 

【契機1】報復性採購帶動景氣走揚,加倍奉還的時間到了!

 ► 企業回補存貨與增加資本支出,將成2021年實體經濟的最大支撐

 

過去每一次經濟循環,都可以透過企業存貨觀察出景氣的谷底。「庫存水位」可代表企業對後續景氣的信心,因此企業如果開始由「降庫存」轉為「拉庫存」,通常意味著景氣落底。目前企業庫存水位已於2020年Q3開始反彈,根據過往經驗,庫存上升會持續一到兩年,因此到2022年都會持續走揚。

* 註:過去30年,美國企業存貨低點為1992年1月、2002年4月、2009年9月及2016年2月。
   本次研判在2020年6月。
* 資料來源:US Census Bureau,國泰世華銀行。

 

補庫存,同時也意味著企業將會提高資本支出。企業預測明年的資本支出大都傾向樂觀,因此2021年很可能就是企業資本支出向上反彈的起點。企業資本支出增加對經濟的影響是什麼?簡單說來,就是增加需求,可能會增人、添購設備,如此一來就會成為支撐實體經濟的強大動能。

* 註:全球企業為MSCI ACWI之成分股,取各季資本支出之年增率。2020年第3季至2022年
   第2季為預估值。
* 資料來源:Bloomberg,國泰世華銀行。

 

 

【契機2】資優生 V.S. 最佳進步獎,你選哪個?

 ► EPS先抑後揚的產業,股價可能大幅回彈,將成為2021年投資主題

 

2021年投資將有「資產轉換」的現象。過去幾年環境風險大,因此美股、科技股、投資等級債等投資資優生吸收了大幅度的市場資金;然而,隨著疫苗施打的逐漸普及,加上景氣走向復甦,市場資金可能會往更爆發性成長題材,如新興、非科技、高收債的方向移動。

* 註:股價指數為MSCI含息之總報酬率,債券為Bloomberg Barclays相關指數。
* 資料來源:Bloomberg,國泰世華銀行。

 

2020年壞、2021年好,接連兩年每股盈餘(EPS, Earning Per Share)呈現先抑後揚的產業,像這類最佳進步獎得主,就可能有股價大幅回彈的情況。例如,工業、非核心消費等,就可能會有大幅反彈,可以布局。

* 註:y=11.0-1.165X,R-sq=0.82。
* 資料來源:Factset,國泰世華銀行。

 

 

【契機3】「寄生」錢潮,隨之「上流」

 ►長線資金流動性支撐股市行情,未來仍以高資本支出產業為主要趨勢

 

現在股票到底貴不貴?從巴菲特指標(灰線),即股市市值除以GDP來看,正處於歷史新高。美國的巴菲特指數,從2000年的 1.8到現今的2.1倍,顯示現在泡沫的情況可能比科技泡沫時嚴重。然而,若以市場上資金氾濫的程度,也就是M2貨幣供給的角度切入,目前的股市市值除以M2的估值,仍遠低於科技泡沫時期,意謂在錢潮下,股市行情仍有一定支撐。因此目前市場用M2取代GDP(藍線)做為估值基準,就會發現目前股市還算合理。

* 註:市值,M2(貨幣供給),及GDP均以美國為例。
* 資料來源:Bloomberg,國泰世華銀行。

 

長期看來,資本支出(Capex)越大,股市回報越大。雖然2021年資本市場的趨勢對科技股這樣的投資資優生稍微不利,但長期而言才是更好的選擇。

* 註1:各點為MSCI ACWI各產業類股之資本支出及股市指數5年CAGR。
* 註2:y=0.5215+0.7981x+0.0177x2, R-sq=0.84。
* 資料來源:Bloomberg,國泰世華銀行。

 

 

【契機4】Forbidden, For Biden? 貿易戰可能暫緩,但科技戰將持續

 ►中國科技高速發展為美國帶來焦慮,科技將成中美主要戰場

 

中美貿易戰雖因拜登上任而有和緩跡象,但科技戰不可能因此消失,這牽涉了兩大霸權的主權角力。美國國會日前發布的政策報告中,指出新政府將強化科技領域的對華「防禦」,從過去的全面封鎖,到改以「小院高牆」的精準打擊模式,在屬於關鍵核心技術的小院內修建高牆,集中力度確保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全球地位,而小院之外的其他科技領域則可重新對華開放。川普帶頭、拜登接手,美中的科技戰在未來仍將延續。

* 資料來源:Boston Consulting Group,天下雜誌。

 

自製率是發展科技的關鍵,中國半導體產業轉為自給,短期在應用技術上可能會相對遲緩,但長期卻可能建立能與美國相抗衡的實力。同時,中國深知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未來四、五年勢必投注大量資源搶人才、拚技術,作為內循環的根基。因此,接下來仍可持續關注中國科技股。

* 資料來源:IC Insights。

 

 

【契機5】王冠 – 全球供應鏈重組後,台灣成長率重奪四小龍之冠

 ►貿易戰帶動供應鏈結構改革,台灣占據轉單效應

 

全球供應鏈重組,最大受益者就是台灣。2018年到2020年,在中美貿易戰的格局下,全球供應鏈進行重組,在這段期間,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超過2.5%,遠遠超越同為亞洲四小龍的韓國、新加坡與香港。從2016年至今,美國在資訊通信、手機、筆電等重要3C品項上,都降低中國進口比重、提升台灣進口比重,也同時顯示中美貿易戰後,確實有轉單效應。

* 註:美國2020年進口取1-10月,臺灣2020年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取1-10月,經濟成長率為
   3年CAGR。
* 資料來源:主計總處,經濟部,Bloomberg,US 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

 

 

【隱憂1】沒更好,就是壞

 ►目前股價已反應2021年成長率且乖離率偏高,短期風吹草動,恐使股市下修回檔

 

2021年全球股市最大的風險是什麼?其實就是股市本身。全球股市從谷底反彈後,理論上是該進入長期復甦的多頭格局;然而,目前全球股市指數的乖離率超過15%,顯示短期超漲的情況很明顯,要注意的是會有突然劇烈修正的可能性。

* 註:全球股指為MSCI ACWI,取250日移動平均線之乖離率。
* 資料來源:Bloomberg,國泰世華銀行。

 

短期漲多的現象也反應在對股價的估值上。從S&P’s 500看來,目前指數落在的位置,已經反應了明年每股盈餘(EPS, Earning Per Share)成長25%、本益比(PER, Price-to-Earning Ratio)為21倍的水準。換言之,如果經濟復甦情況沒有更好、市場對未來成長的估值沒有更高,任何壞消息都可能讓股價下修。

* 註:2020年美股S&P’s 500 EPS預估為139.22(年減13.8%)。
* 資料來源:Factset,國泰世華銀行。

 

 

【隱憂2】后翼棄兵:我們放棄了什麼?換取了什麼?

 ► 全球總體債務擴張,未來勢必會付出相對的金融代價

 

2000年以來,債務擴張成為全球共通現象。目前成熟市場的總體債務為GDP的305%,意味著,經濟體用305元的債務才能創造出100塊的GDP;新興市場的201%情況看起來稍好。這種現象,用正面一點的角度來看,叫做「后翼棄兵」,也就是聯準會希望達成的目標,必須先做出犧牲才能換取更重要的目標;但用負面的角度來看,叫做「寅吃卯糧」,我們實際上是預支了未來的錢來解決當下的問題。因此,未來勢必得付出相對應的金融性代價。

* 資料來源:BIS,IIF,2020年Q2-Q3為國泰世華銀行預估。

 

全球在龐大的債務壓力下勢必得走向減債,也就是「去槓桿」(deleverage)的過程。2007年金融海嘯之後,成熟市場的上市企業已經在降低槓桿,新興市場的上市企業仍在擴張槓桿,呈現兩樣情。然而,在整體槓桿偏大的情況下,未來很可能會有企業長期去槓桿、降低投資的困境。

* 註:成熟上市公司取 MSCI World Index 之成分股, 新興上市公司取 MSCI Emerging
   Market Index 之成分股 。
* 資料來源:Bloomberg ,國泰世華銀行整理。

 

 

【隱憂3】巴菲特:「今晚,我想來點...」

 ►股神滿手現金,顯示對全球恐陷入長期低成長的憂慮

 

巴菲特的投資公司波克夏·海瑟威的現金比率逼近20%,是相當罕見的高點,這顯示巴菲特對此刻仍有憂慮、還在等待機會。

* 註:現金比率 = 現金及約當現金 / 總資產。2008年第4季 Berkshire Hathaway 總資產約
   2,674億美元,2020年第3季約8,299億美元。
* 資料來源:Berkshire Hathaway。

 

那麼,巴菲特的憂慮是什麼?我們認為長期而言,全球會漸有「日本化」現象,意味著「三低三高」的經濟常態:低利率、低通脹、低增長、高福利、高貨幣、高債務。巴菲特日前在他90歲生日時宣布,已持有日本5大百年貿易企業的股票,分別為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住友商事、伊藤忠商事與丸紅,這些企業都在過去日本失落的30年中存活下來,這項在疫後公開的投資布局,不僅是能受益於通貨膨脹上行的資產,同時也可享受高股息帶來的現金流。

* 資料來源:Berkshire Hathaway,Bloomberg,各家財報,國泰世華銀行。

 

 

【隱憂4】QE的無限列車將駛向何方?

 ► 2022年才可能啟動升息,未來兩年需慎防長天期債券利率上彈

 

目前全球央行都採取低利政策,主要是跟隨美國聯準會的腳步。那麼,聯準會什麼時候會啟動升息呢?綜觀歷史,從1990年代至今聯準會的三次升息,起點皆為產出缺口(output gap, 總合供給與總合需求差)近-1.7%時。依此標準,未來兩、三年內都非常可能不會升息。

* 註:產出缺口(output gap)為美國實質GDP與潛在GDP之差距。差距為正,代表經濟體系
   的總合需求大於總合供給,亦即愈有通膨壓力。
* 資料來源:CBO,FRED,國泰世華銀行。

 

聯準會為了穩定市場利率,現在主要購債的標的為4年以下短期債券,其比重超過50%。倘若景氣逐步回復,使長債利率近一步揚升,聯準會不排除會加大中長期債券的購買力道,例如7、10、20、30年期債,以穩定金融。全球低利率環境債券殖利率相較股票股息率為低,有助於資金轉向股市。若 債券利率彈升過快,將增加企業籌資成本,反不利景氣續航發展。

* 註:以2020年8-11月Fed購債作為分析,平均加權年限約6.9年。
*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國泰世華銀行。

 

 

【隱憂5】這麼優,不買嗎?

 ► 投資等級債利差縮窄,獲利空間有限,資產品質佳但投資價值低

 

2021年全球經濟走向復甦,資金將更傾向流入股市、流出債市,因此公債利率有可能會出現短期彈升破1%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對於好不容易開始恢復秩序的金融市場而言,無疑增添了變數。

* 註:US10Y=2.05π-0.07Fed GDP,adj R-sq=0.92,2016Q1-2020Q3。US10Y=10年公債
   利率,π=5年損益兩平通膨率,Fed GDP %=Fed 資產負債表規模除以名目GDP。
* 資料來源:FRED,US Department of Treasury,國泰世華銀行。

 

過去數年投資人最喜歡的投資等級債,儘管債品質優良,但當前信用利差收窄到只有100點,未來資本利得的空間相當有限。

* 註:取 Bloomberg Barclays US Corporate Bond Index OAS。
* 資料來源:Bloomberg,國泰世華銀行。

 

 

【同場加映 1】連馬克宏都確診,歐元漲什麼?

 ► 歐陸疫情仍嚴重,但市場預期解封的心態已先帶動歐元走揚

 

2020年歐元已有跟股市同步走揚的態勢,而且2021年應該也會維持這樣的態勢。這並不代表歐洲疫情已經真正解除、經濟已經趨向好轉,而是資金開始尋求更具反彈或者成長空間的資產。

* 註:全球股指為MSCI ACWI。
* 資料來源:Bloomberg,國泰世華銀行。

 

以中長期的角度看來,影響歐元走勢最顯著的是仍是歐美利率之利差以及負利率債券之規模;簡而言之,當美國經濟與美元開始走強時,歐元就會開始走弱。從過去經驗看來,通常經濟衰退之後的一年,美元會較弱,但之後經濟恢復的速度會高於同為成熟市場的歐洲與日本,此時就會顯著轉強。因此,歐元短期仍有行情,但中長期還是以「美元」為優。

* 註:「10Y:美減德」為美國10年公債利率減德國10年公債利率。
* 資料來源:Bloomberg,國泰世華銀行。

 

 

【同場加映 2】新台幣強勢上漲,是禍,不是福?

 ►與其迷思「阻升不阻貶」,不如思考如何避險以及提升競爭力

 

美國聯準會持續降息,帶動的結果,就是美元與新台幣的利差持續縮窄。利差縮減,首當其衝的就是降低了市場換匯的動機,因此利差與匯率向來有相當高的關聯性。

* 註:美臺利差=1年期「臺灣銀行美元存款利率,減臺幣定存利率」。
* 資料來源:Bloomberg,國泰世華銀行。

 

新台幣越強,出口產業就必須承受更多匯損。2021年景氣復甦預計將提高換匯需求,並對過強的新台幣產生一定程度的壓抑作用。然而,短期間聯準會的利率政策不會改變,新台幣匯率預計將呈現「七上八下」的高檔震盪,因此應針對恐怕持續震盪的匯率,進行避險。

* 資料來源:Bloomberg。

 

 

【全年展望】迎接雪融、招來春陽

 ►不過「冷經濟、熱金融」可能是我們長期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整體而言,2021年將是「送冬迎春」的一年。景氣復甦,帶動的是經濟的全面走揚,企業運作、人民就業、日常生活,預估都會逐漸轉佳,是個好的一年。不過,隨著股市預將持續走揚,也帶來了隱憂。

2020年疫情擴散、經濟衰退,直接帶來社會的集體不安全感。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資料,2020年美國買槍意願大幅提升,年增42%,顯示出強烈的焦慮。而從貧富差距指標,吉尼指數(Gini Index)來看,1990年至今,整體呈現一個上升的趨勢;同期間,象徵美國股市榮枯的S&P 500更是同步走揚,顯示出:股市熱度高、社會財富累積增加,卻沒有能雨露均霑地擴及到窮人身上。

「冷經濟、熱金融」,資源分配利於富人,帶動的社會問題與對立衝突,可能是我們長期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告別了被美國《時代雜誌(TIME)》評論「有史以來最糟的一年(The worst year ever)」,2021年就讓全球喘口氣吧!且讓我們迎接雪融、招來春陽。